高三十五,你莫不是想要出一口恶气?可别弄伤了他,哈哈..
  61
  两日后,礼部。
  “迁我为东都留守的旨意不知何时才能下来啊?”
  崔翘看着窗外,心中叹息了一声,心想这朝中真是没甚好待的了,李林甫把持朝政,权贵之家只顾牟私利,不如归去。
  奏书搁在中书省,却一直没有批复,包括罢黜薛白之事也耽误了。
  想必是颜真卿那篇文章起了作用可笑,说是写给他这位礼部尚书的,他一個字都还没看过,却已传遍长安了。近日越传越离谱"崔公有鉴于‘野无遗贤”一事,欲多举荐贫寒举子金榜题名,故意点了官奴出身的薛白为状元。“
  再这样下去,等到他迁为东都留守,只怕要有人说他是为寒门出头得罪权贵了。
  心情忧虑地走出了礼部,穿过有着“仙台”之称的尚书省,前方是皇城大街。
  “崔公!”
  忽有人喊了一句,崔翘回过头,认出了高适当即摇头。
  “见过崔公,学生冒味,敢问学生的科举诗赋有何不妥?“
  崔翘无意与他深谈,道:“你的诗赋悲壮有雄气,很好。可惜不擅应试诗,何必醉心科举?”
  “可否请崔公赐教?“
  .....
  远处,有举子跑过皇城大街,涌向仙台。
  崔翘意识到不对,转身便走,竟被高适一把拉住崔公莫走,请崔公再指点一二。
  b
  “你们..
  高适身强体壮,崔翘竟是半点也挣扎不开。有几个随从上前要拦,高适便拉着崔翘跑,挤进了赶来的举子之中。
  “是崔公?恳请再看看我的行卷!”有举子惊喜道,“崔公为国取士,看才华而不看出身,真丈夫也!”
  “放开老夫,你们放开!“
  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举子围了上来....其实也未必是举子,谁知是否被有心人收买了。全??本????520.????
  潮水一般的赞誉也向崔翘涌来。
  崔公能点官奴为状元,古往今来第一人也!”
  "住口!”崔翘根本不认,道:“薛白并非官奴,他乃河东薛氏,平阳郡公之曾孙,此事乃御前佳话。“
  他恨不能接着再叱上一句“你们这些平民子弟还在奢望什么?滚吧!“
  但他的随从已不知被挤到了何处,只留他苍老的身躯在人群中风雨飘摇,十分无助。
  “听到了吗?薛白并非官奴“薛白就是官奴!他不是我儿啊!”
  忽然,前方有人大哭了起来,众人转头看去,有人喊道:“是薛灵,薛灵来了!
  “就是那‘湘灵鼓瑟”的薛灵吗?”
  也难为薛灵这一个赌徒,在一夜之间让众举子知其名了,他被一个大汉拉着,挤过人群,站到了崔翘的面前。
  “诸君听我说,我就是薛灵!”
  薛白知道,李隆基不会主动承认在上元夜搞错了一个佳话。那他又到了必须摆脱薛灵之子身份之时,那就只能违背圣意,执意揭破,并在世人面前坐实了。
  这很冒险,但他可以试着把坏影响降到最低。首先要尽快,趁李隆基还没表态,
  晚了就是抗旨了;其次不能再闹到御前,那会让李隆基没面子;最后要让薛灵主动揽下弄错的原因,快刀斩乱麻,淡化李隆基之前弄错了的事。
  “薛白不是我儿子,是我搞错了!“
  薛灵脸色沉痛,一副心疼得要死的表情,高喊道:"我这么久没有在长安,因为我到洛阳,找到了我失散多年的儿子了。“
  “阿爷!”